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文化遗产研究院王伟教授在《世界史前史期刊》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6日 13:15    作者:    点击:[]

近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王伟教授及其合作者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中国史前骨针研究》(Chinese Prehistoric Eyed Bone Needles: A Review and Assessment )在国际知名的考古与人类学杂志《世界史前史期刊》(Journal of World Prehistory)发表。王伟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骨针是一种小型的骨制工具,表面经过抛光,一端尖锐,另一端钻孔眼。考古发掘中常见的骨针大多取材于动物骨骼,也有利用鹿角、象牙制作的。考古资料证明,骨针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新石器时代被普遍使用,直到青铜时代才逐渐被金属针代替。但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和西南地区的独龙族仍保持着制作和使用骨针的传统。

骨针在欧洲、北美等地区的考古遗址中较为常见,相关的研究较之东亚地区也更丰富。王伟教授按照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和青铜时期的时间顺序,选取了中国地区138处不同类型遗址中出土的1619件骨针,从形制、材质、大小、功能、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比对和分析。同时,与欧洲、北美等地区同期出土的骨针进行横向比较,结合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揭示了骨针这一小小的缝制工具对于人类族群进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正是因为掌握了骨针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史前人类得以将兽皮或植物进行缝制用来御寒,从而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得以幸存。(文/王昭力)

文章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963-020-09144-2

上一条:文化遗产研究院2020级迎新工作顺利结束 下一条:山东大学考古学科部分骨干教师赴河南、山西等地参观考察与洽谈合作

关闭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