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山东大学成功举办第四届博物馆学青年论坛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2日 17:24    作者:    点击:[]

一、论坛概况

2020年11月28日—29日,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大学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博物馆学青年学者论坛以腾讯会议的线上形式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博物馆与公众”。在为期2天的论坛日程中,共进行了3场主旨报告、16场青年学者报告、1场主题研讨会。

参与本次论坛的青年学者有:广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文博学刊》副编辑兼编辑部主任吴昌稳老师,北京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王思渝老师,上海大学历史系王思怡老师,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周婧景老师,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外文化遗产比较研究中心马庆凯老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许捷老师,浙江科技学院设计学院陈名老师。另外,本次论坛获得博物馆头条的大力支持,其不仅全程参与论坛,而且提供直播与录播,扩大了论坛的影响力。

此次论坛也吸引了各高校的青年学子和博物馆从业者的参加,论坛的16篇报告文章从40篇来稿中脱颖而出,提供这16篇优秀稿件的学子和同仁分别来自:天津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博物馆学会、陕西师范大学、青岛市博物馆、上海大学、四川大学、莱斯特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博物院、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

二、开幕式

在开幕式环节,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博物馆馆长方辉老师作为代表致欢迎辞。他明确指出,此次论坛在线上召开有利于全国各地的文博学子和从业者参与到论坛的讨论中来。首先,方老师对山东大学考古学科及其博物馆学进行了介绍:山东大学依托考古学科建立了文化遗产研究院,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学科发展方向;近几年间,山东大学逐步加强博物馆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工作,并在过去一周刚刚在青岛校区承办了2020年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交流暨培养单位教学研讨会。其次,方老师阐明了“与青年交流、与专家对话、与学术期刊沟通”的论坛理念”。并对今年论坛的主题——博物馆与公众进行了解读。最后,方老师对来自各高校的老师和学子、博物馆界的从业者以及对论坛的支持者表示感谢并预祝论坛取得成功。

三、主旨发言

来自广东省博物馆的吴昌稳老师做了题为《文化与政治——抗战期间苏联“中国艺术展览会”述论》的主旨发言。他从选题旨趣开始谈起,讲述了中国博物馆的使命和任务、展览的功能以及学术史的回顾,随后,吴昌稳老师分别从“中国艺术展览会”的背景、促成、筹备、影响四个方面对这一展览进行了论述,并反思了文化和展览的力量,文化应该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妥善处理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最后,吴昌稳老师介绍了广东省博物馆的两本期刊,《文博学刊》和《艺术与民俗》,并向广大学者、学子与从业者发出了投稿邀请。

QQ截图20201129153246

北京大学的王思渝老师带来题为《村落作为一种遗产——兼谈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方法论理念》的主旨发言。他从“村落何以成为一类遗产?”回到村落整体社会和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方法论理念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梳理村落何以成为一类遗产的过程,认为传统村落保护是一种趋势,是一次物质与非物质、自然与人文二分体系下的一次整合。在过程中不能忘记怀旧主义与乡土旅游的市场语境、区域发展的本土动力、学术共同体的兴趣转向。他提出应当进行整体性关怀,要回到村落整体社会进行研究。最后将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方法论理念来研究传统村落,承认其意义,重提整体性理念,认为我们是在传统村落中发现遗产而不是赋予遗产价值,我们不是研究乡村遗产而是在乡村中发现遗产。将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方法理念,需要实践落实,让世界变的更美好。

基于现今虚拟技术普遍应用于博物馆展览中,尤其是当前疫情背景下的云展览等实践十分突出,但又缺乏学理上的思考的大背景,来自上海大学的王思怡老师带来了题为《从物到身体:虚拟技术视域下的博物馆具身化转向》的主旨发言,以博物馆具身化的视角,探讨虚拟技术下的博物馆扮演怎样的角色。她提出了一种博物馆现象学的理念,通过对相关理论、实践案例等的介绍和分析,从现象学入手,并从博物馆物的历史文化实践性、博物馆身体社会化、虚拟技术下的博物馆身体、博物馆的具身化:从“物的集合”到“体验的集聚”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以身体为中心博物馆的发展和构成,传统博物馆和虚拟博物馆的区别等问题。

1

四、青年报告

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赵依凡用详实的文献资料,梳理了民国时期河北博物院的发展史以及公共性的建构,他指出河北博物院的公共性首先源自于其自身的建馆使命。其次,他认为河北博物院将报刊等纸质媒介作为沟通社会公众的“邮使”,通过报刊媒介刊布公告、进行社会教育。再次,他介绍了河北博物院的开放情况和观众人数。最后,他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博物院的服务对象和观众体验与其构想仍有较大差距,中国博物馆界也应该反思与借鉴早期公共博物馆在拓展其公共属性方面的经验,不断提升博物馆与社会链接的广度与深度。

505348935282499472

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桑荣生做了题为《内向与外向:中国近代博物馆史研究中的公共性发展路向》报告,基于博物馆史研究的反思,他提出了关于博物馆公共性的三个问题,并以博物馆和公共性的互动关系为焦点,将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史中博物馆和公共性之间的互动分为“内向”塑造与“外向”塑造两种类型。这为理解博物馆公共性提供一种新思路。

679453438765497123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赵国香探析了近代北京博物馆的公共职能,她指出,近代北京博物馆的公共职能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北京博物馆的创设与开放为民众提供了生活、学习和休闲空间,通过参观博物馆的展览、使用博物馆各类资源以及参与博物馆活动等,使民众更加深刻体验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最后,她得出结论,近代北京博物馆的教育、休闲与商业活动,对北京社会变迁起着重要影响。

369179867084799409

来自北京博物馆学会的于奇赫以新冠疫情期间中美博物馆社交媒体互动话题为研究,通过对于中美博物馆在不同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形式与互动内容的分析,指出中国博物馆社交媒体的运营思维仍是以“物”为中心、以国家话语为导向的单一话语表达,而美国博物馆社交媒体的运营思维是以“人”为中心、以个体表达为导向的多渠道话语表达。

QQ截图20201201151032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周凯宇针对长期以来有关博物馆营销的讨论受困于博物馆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伦理“陷阱”难以脱身的问题,论述了博物馆营销理念的革新与裂变。他指出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博物馆,因循守旧地强行融入与自身不相适应的市场细分规则、固执己见地推行难以实现的差异化营销等做法已经不合时宜,以往目标观众、潜在观众的划分界限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中愈渐模糊,博物馆需要将观众视为“丰富的人”“完整的人”,通过对博物馆使命、愿景、价值观的输出来与观众思想、心灵和精神层面的交流和响应,进而构筑社会公众的文化认同。

QQ截图20201201151107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契合该主题,来自青岛市博物馆的项顼以青岛市博物馆为例,基于博物馆基本社会职能,结合青岛市博物馆举办的“青岛市博物馆城建设成果展&文创展”,从展品价值的新认知、媒介链接的新思路、博物馆是社会变革的积极推动者三方面进行论述,重新构建博物馆藏品价值认知体系、融媒体展示的平台,以整合传播思维协调各方资源,搭建媒体矩,扩大传播能力,为博物馆社会职能“博物化”提供新思考。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致使多个行业的发展轨迹发生偏移,同时也引发对博物馆发展的思考,来自上海大学的吴心怡以上海夜生活节为例,讨论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之下的博物馆的发展。她认为博物馆不得不“破圈”,调整自身服务模式,以应对疫后市场活动新常态。通过就夜间经济与博物馆集市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将“博物馆+集市”发生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认为要在可持续的语境下通过摆摊主体与客体的界定来权衡博物馆摆摊带来的社会收益。探析了博物馆融入市场活动之后亟需关注的内容,为博物馆创意行业未来发展布局提供思路对策。

来自四川大学的陈家宝运用旅游人类学中“游客凝视”的理论,通过人类学的观察和访谈方法对金沙遗址博物馆社区观众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通过对社区老年观众和社区家庭观众访谈与调研,揭示影响社区观众产生博物馆凝视的表现和原因,进一步分析博物馆与社区观众的深层关系。他对博物馆中的某一文化现象的人类学反思,为探讨博物馆与新时代的公众提供新的思路。

随着博物馆学研究领域的关注重心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关于博物馆内的“物”“人”关系也产生了新的探索视角。来自莱斯特大学的常嘉意分析博物馆中的物人关系,指出近两个世纪中博物馆在表现原住民社区时存在的问题,从博物馆中的人与物、博物馆中原住民藏品与公众的关系、原住民社区在博物馆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参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公众参与博物馆实践对原住民社区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及方式。对博物馆在文化多样性面临同质化威胁时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自20世纪后期以来,“社区”成为博物馆领域中的一个关键议题——它主导了众多的博物馆会议、研究项目和博物馆战略规划,“社区”与创造“包容性社区”在博物馆中获得了流行。来自山东大学的赵慧君从英国经验讨论社区博物馆。通过追溯英国新工党执政期间的社会包容政策和社区战略,进而讨论博物馆对此做出的回应,并以国家摄影、电影和电视博物馆与泰特现代美术馆为例进一步论证,以此了解英国的社区博物馆经验并为我国相关博物馆建设提供些许借鉴,认为要积极促进并培育关注社区、赋权社区以及鼓励社区文化自觉自主自发的社会环境的建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博物馆界的重视,来自中山大学的陆漪蔚通过广东省博物馆和广州艺术博物院非遗实践的具体案例,以及非遗传承人和观众等公众的看法,分析了博物馆中非遗实践的形式、原因、效果和存在问题等。探讨博物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的形式、原因、效果、现存问题等,促进了博物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的思考。

来自南开大学的张紫媛做了题为《博物馆中的个人叙事:基于赋权和参与的初步讨论》的报告。她从公共性、个人叙事、赋权、自我赋权、体验性参与、结构性参与等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案例多方面探讨了“博物馆中的个人叙事”是什么、谈论这一话题的背景是什么、从赋权和参与的角度来探讨的原因等问题。并在最后从理论的适用性、实际达成的可能性两个方面对现实困境进行了反思。

2

来自南京博物院的王雯雁做了题为《展览设计中的“多感知”探微》的报告。她以南京博物院“读·万卷——清代内府到书珍藏品”这一展览为例,以展览背景、内容框架、展览设计为纲,提出了如何在形式上做到简洁有力、如何在有限之中表达无限、如何寻求创新、如何给予观者更多的多感知体验等问题。同时,她从记忆、空间、视觉、触感、嗅觉五个方面,辅以大量展览的相关图片和信息,详细介绍了该展览的构思、设计等各方面的内容,带来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策展实践。

3

基于个人的观察思考、学习兴趣以及在文献搜索中发现的问题,来自上海大学的王晴焕带来了题为《博物馆体验式展览概念性问题探讨》的报告。她从体验与博物馆体验、体验式展览、体验式展览与沉浸式展览和参与式展览的相关关系等方面阐释了体验式展览的要素、特点、概念、分类。并在最后提出,体验式展览是博物馆为走近观众所做出的的成功实践,在体验经济的冲击之下,未来体验式展览的持续发展仍会是一种流行趋势,并会发展的愈加成熟,给予观众更丰富的体验。

4

来自浙江大学的常丹婧同学做了题为《博物馆学习中的观众参与:概念、特点与对策》。她首先提出了当今博物馆依旧存在展览吸引力不强、受众面不够广泛、观众观展驱动力较弱、观众认知效益不甚理想等问题,然后从对观众参与的概念界定和类型划分、博物馆学习中观众参与的特点分析、如何构建参与性的展览环境等方面进行讨论。最终,她提出参与性是博物馆提升观众的观展驱动和认知效益的关键概念,博物馆应该在保证知识生产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优化观众获取知识的方式,使观众在博物馆学习中成为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5

基于营销学对博物馆的影响的研究背景,来自厦门大学的陈怡娴做了题为《博物馆观众深层观展动机与价值需求研究——以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为例》的报告。她主要运用博物馆学和旅游学等相关理论,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的观众进行了阶梯式访谈,并对数据和访谈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她得出了游客观展动机的价值层级图和动机攀升过程,并对四条重要观展动机链条进行阐释,同时提出了相关不足和期望。

6

五、主题研讨会

11月29日下午,“博物馆与遗产研究视野下的公众议题”的主题研讨会如期举行。作为发言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许捷老师从“博物馆内的消费主义”入题,以国内一些展览现状为例,对当下“博物馆、遗产地作为一种打卡之地”、“博物馆是在做展览还是文化消费品”等问题进行思考,并就博物馆文创问题进行发问——靠文创来传播文化的方式是否可行?从而引出对公众体现博物馆与社会关系这一议题更多深层次的探讨。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马庆凯老师首先从术语界定、公众议题的由来两方面进行了概念、文献上的梳理,随后指出公众、社区参与的重要性及“社区参与”较难实现的现状与原因,最后,希望未来能通过三种路径:(1)遗产保护专家的中介角色(2)遗产价值评估方式提升社会、文化价值的比重,增强对其价值(3)新文科视野下,跨学科协作,更新研究方式,走向多主体对话的遗产。

复旦大学周婧景老师强调,为了能顺应外部变化与内部需求,为观众提供“精准”服务,开展观众研究势在必行。她在国际观众研究的整体框架下,以纵向演变和横向呈现两方面进行架构,揭示了我国观众研究的困境、成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并就当前现状及研究做出几点思考。

最后,针对三位老师的成果分享,各与会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观点碰撞。

a3b208cd2e48de3083b2cb9564971bd

周

捕获4

捕获0

六、论坛总结

正值疫情特殊时期,第四届博物馆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以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举办,来自多个文博单位和高校的青年学子及青年从业人员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进行了发言和交流。据不完全统计,腾讯会议举办的四场活动共吸引500人次,博物馆头条的直播页面累计5000左右人次的观看。此外,感兴趣的老师、同学还可以通过博物馆头条进行回看。

目前博物馆青年学者论坛也逐步成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学术品牌活动之一。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支持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发挥山大考古专业的优势背景,以及新落成于青岛校区的山东大学博物馆所带来的硬件基础,进一步推动山大文博专业的跨越式发展。(文/图 陈娜 刘婧宇 窦若琪 祁静怡)

上一条:我院姜波教授当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 下一条:2020年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交流暨培养单位教学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

关闭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