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26日,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大学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博物馆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山东大学(青岛)召开。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孙强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孙强副院长致辞
孙强对山东大学考古学科及博物馆学进行了介绍,他表示,近几年间,我院不断加强博物馆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工作,推进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人才的差异化培养。博物馆学青年学者论坛自2017年创办以来,秉承“与青年交流、与专家对话、与学术期刊沟通”的理念,探索博物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受到博物馆学领域内专家、学者、领导的一致好评。他对各位参会学者、同学及博物馆从业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论坛以“博物馆研究的跨界启发”为主题,共进行了3场主旨发言、20场青年学者报告及1场学术沙龙,与会人员还实地参观了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来自国内20余所高校的师生、博物馆青年从业者,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国内博物馆学有关期刊编辑以及民间博物馆培训组织“博翼”平台的相关人员等5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第一部分 主旨发言
此次论坛邀请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赵星宇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讲师常丹婧博士、吉林大学讲师张峥博士作主旨发言。
南京大学 赵星宇
赵星宇老师作题为《包容的观众?目标导向视域下博物馆90%满意度的反思与重构》的主旨发言。博物馆观众满意度备受博物馆学实践和相关政策关注,在此背景下,赵星宇老师从现状、体系、重构三个角度重新思考满意度问题,探究“观众满意度现状”“在问题导向视域下如何对满意度进行重新理解”以及“在此体系下对满意度应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进行重新理解”等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 常丹婧
常丹婧老师作题为《博物馆展览中的观众参与》的主旨发言。21世纪博物馆在休闲式博物馆和互联网的冲击下,需要重新思考公众新的需求和期待,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参与可以作为激发观众主动性、提升观众认知效益和促进对话的有效方式。常丹婧老师围绕“观众参与的内涵”“观众参与趋向出现的原因”“观众参与的必要性与有效性”“观众参与方式在实践过程中的实用性和局限性”等问题展开讨论。
吉林大学 张峥
张峥老师作题为《从“普适”走向“差异”:西方语境下博物馆伦理的发展脉络梳理》的主旨发言。伴随着博物馆行业的飞速发展,当代博物馆面临着伦理问题。张老师首先对博物馆伦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梳理了西方博物馆伦理研究体系。提出博物馆伦理作为一种批判性研究,可以对当代博物馆领域中的冲突以及潜在伦理隐患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索和讨论,实质上是对博物馆本质更深的理解和反思。
第二部分 青年报告
“青年报告”环节,来自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20位高校青年教师与学子、博物馆从业者作现场汇报。
四川大学 胡龙超 北京大学 阮可欣
南京大学 吴启月 中共一大纪念馆 林得菊
胡龙超以四川博物院的《远古四川》展为例,从展示空间、展示内容、展示媒介三方面深入探究家庭观众对话与展览设计的关系。
阮可欣在媒介与传播领域受众研究的启示下,以效果导向和意义导向两个范式的形成与关系为中心,对博物馆观众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重新回顾。
吴启月通过搜集整理南京博物院在线平台数据,对该馆围绕六大核心素养设计、针对学龄期儿童开展的教育活动进行分析。
通过对国内总分馆制建设博物馆的调研与分析,林得菊提出中国博物馆总分馆制建设的主从型、混合型、并立型三种模式,并选取多个博物馆重点分析梳理其管理模式与发展特性。
复旦大学 李泰衡 复旦大学 黄婷婷
首都师范大学 马旭 上海大学 张江弛
李泰衡以入境展览为切入点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博物馆业务实践和理论思想,洞见当时博物馆展览的举办具有外交性、政治性、人民性、学术性、节俭性的显著特点。
黄婷婷聚焦展览序厅的阐释问题,从跨学科领域进行理论层面的构建。理论启示先行组织的序厅阐释方法,以小见大地推动展览的优化与创新发展。
马旭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博物馆业界进行了解放思想、大搞“三产”的经济实践,学术界与业界开展了关于博物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论,最终确立了博物馆发展经济的合法性、合规性。
张江弛指出,铁路是言说现代性与促进社会认同的重要途径,当下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关系不对等,大量实践活动的开展未能得到足够的理论指引。通过对中国铁道博物馆(以正阳门馆为主)常设陈列分析指出,人与铁路的关系叙述亟需从人物关系层面展开。
复旦大学 戴碧莹 中山大学 许文圻
香港都会大学 钟佳妮 复旦大学 徐雨薇
戴碧莹基于中国博物馆的实践,对同一件文物的差异化阐释展开调查,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选取了5件具有典型性的文物,分析其在不同展览中的不同阐释。
许文圻运用皮尔斯的逻辑符号学理论,对作为媒介的博物馆阐释过程中的符号传播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对博物馆与观众之间对于被作为“媒介文本”的藏品与展览解读过程中的权力分化和意义生成的过程进行探索。
钟佳妮聚焦M+“家庭日”公共教育系列项目,对其亲子类公共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辅以工作人员的讨论、反思,提出不同活动的实施特点、开展难点及其解决方式。
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及社会教育活动是连接公众的桥梁,徐雨薇通过对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和湖南省博物馆的“慢生活”主题项目的分析、比较,对博物馆关照社会问题的展教实践进行探讨,为博物馆开展回应社会议题的公共教育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华中师范大学 王昊仲 中共一大纪念馆 渠雨桐
青岛理工大学 张汎 英国莱斯特大学 马丽嘉
王昊仲以直隶商品陈列所为切入点,指出其对民初直隶省实业的繁荣与国货运动的开展的促进作用,为近代中国会展事业的发展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
通过对中共一大纪念馆70年历史中基本陈列的几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历时性考察,渠雨桐勾勒了纪念馆在政治波动、政策变化与史学发展中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现实需要的动态过程。
情景主义与白立方的展示方式,常常被视为博物馆机构进行学科划分所采用的两种典型的观看策略,通过赋予藏品民族学与艺术学的不同身份,完善博物馆所属知识体系的具体建构。基于本质主义的文化立场,张汎主张去殖民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解二者长期争论的特殊选择。
马丽嘉从“晚清百态(China’sHiddenCentury)”特展出发,分析在大英博物馆“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下,何谓“被隐藏”的中国晚清故事,并提出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
吉林大学 汪彬 上海大学 张书良
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 杜思源 浙江大学 曹书瑶
汪彬从时间范围、空间范围、历时性角度、共时性角度四个方面对博物馆定义进行研究,提出对博物馆研究的定义不但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博物馆研究的特征,而且也为我们了解不同地区博物馆学理论的差异提供了帮助。
张书良认为,陈列语言具有依赖于充分外感知直观行为的基本特性,对其特色表现手法的分析应从直观行为而非符号行为出发。在符号现象学视角下,以观察事物的“范畴”“属性”“类型”三重维度为依据,对这三者在展览中得以表现的展示方式与意识过程进行描述性分析,观察其各自的表现进路与表现手法。
杜思源认为,铜镜在进入博物馆后经历了博物馆化,其中包含了性别化的过程。基本陈列中铜镜作为“配角”为宏大的历史叙事作补充说明。
曹书瑶以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四处墓葬类展陈为例,分析其在展示上依托文物保护学、体质人类学、土木工程、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赋予了墓葬类展陈展示利用的新路径。
第三部分 学术沙龙
本次论坛还邀请《中国博物馆》编辑王超,《博物馆管理》编辑童萌、高聪,《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编辑朱幼文,《科学教育与博物馆》编辑胡芳、王雪,《文博学刊》编辑张红艳,《博物院》期刊编辑李吉光8位嘉宾参与学术沙龙环节。各大期刊编辑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对博物馆学术论文的写作进行了介绍,并同与会者就各自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作者:文/林凤婷 郭笑晗 图/龙钕 审校:尹凯 编辑:徐文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