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王伟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Lithic Technology上发表题为“Victoria West-like Core Technology from Fengshudao, an Early–Middle Pleistocene Site in Bose Basin, South China”的论文。文章报道了发现于广西百色枫树岛遗址早-中更新世转型阶段的预制石核证据,提供了华南地区目前最早的该类证据记录。该文共同第一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生田淳和廖卫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王伟教授和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Christopher J. Bae教授。
图一 枫树岛遗址及地理位置
预制石核技术是通过一系列预先设计的剥片步骤,对石核形态进行有计划的修型,并最终剥取具有稳定形态石片的一类石核。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人类在石器技术、认知能力等方面的显著进步。其中,发现于南非的西维多利亚石核技术被认为是最早的预制石核技术类型。自发现伊始,就引发了学界关于预制技术起源的广泛讨论。目前,明确的西维多利亚石核证据主要报道于南非中部的有限区域。虽然该类证据被提到可能存在于南非之外的印度和非洲撒哈拉地区,但这些案例尚未被详细发表。因此,该技术仅作为区域性的技术传统存在,而来自于南非之外的清晰证据将对我们了解这一关键技术的起源和扩散,改变对其传统认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二 维多利亚石核定位及测量
图三枫树岛遗址的似维多利亚石核
研究团队通过对枫树岛遗址出土的8件石制品进行了高精度的3D扫描,获得了其在尺寸、石核剥片面与预制面的不对称程度、石核远端与侧边的弯曲度等关键的形态和技术数据,并依此对比了南非Canteen Kopje遗址出土30件典型维多利亚石核标本。结果表明,枫树岛遗址的石核和南非Canteen Kopje遗址维多利亚石核在预制过程、最终剥片、尺寸和形态上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表明二者在技术上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基于现有标本,可以将枫树岛的石核归入西维多利亚石核技术类型。但是与此同时,较小的样本量并不足以建立完整生产序列,明确的技术认定还需要更多的样本,这有赖于未来对枫树岛遗址进一步的发现和研究。本文中,暂将该类技术定为“似维多利亚石核技术”。
枫树岛遗址的发现填补了百色地区阿舍利石器组合中的技术空白,进一步表明相较于非洲地区同期的阿舍利组合,除在大型切割工具生产上的相似性外,在石核预制技术这一关键因素上,二者也具有同步性。石器的组合进一步完整,推动了对于百色地区阿舍利技术的认定。同时,这也提示,中国目前已报道的多个含阿舍利技术的区域同样可能存在相似的技术。未来对这些区域的进一步探索,有望发现更多的预制石核证据。
LithicTechnology是考古学领域的国际著名期刊,该刊主要发表石器技术研究的高质量论文,同时被SSCI和AHCI收录(AHCI一区)。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80/01977261.2024.2366623
【作者:田淳 审核:王伟 编辑:孙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