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3/DA/71/747ECBAEE00A3A771EC16751DDE_786E5457_1EA68.png?e=.png)
近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在Cell子刊 Cell Reports 上在线发表题为“Dynamic history of the Central Plain and Haidai region inferred from late Neolithic to Iron Age ancient human genomes”的研究论文,通过对中原和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31个古人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系统揭示了中原与海岱地区龙山文化时期人群的遗传结构和交流互动历史。Cell Reports由Cell Press出版,为中科院一区和JCR一区TOP期刊,五年影响因子为8.5。方辉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方辉教授、赵永生教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刘海旺研究员、厦门大学博士生王睿、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王传超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地。考古学界普遍认为,中原地区和海岱地区分别对应着华夏和东夷两个不同的文化群体。这两个区域在地理上相邻,没有显著的自然屏障,它们的早期文明经历了独立发展和互动融合的过程。尽管考古学研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文化发展脉络,但目前仍不清楚中原和海岱地区广泛的文化接触是否伴随着人群的迁徙混合。近期的古DNA研究表明,山东的新石器化进程与中原仰韶文化的人口扩散有关,从青铜时代到历史时期,海岱地区人群也主要带有与中原相关的祖源成分。然而,我们对龙山文化时期中原和海岱地区人群的遗传源流仍知之甚少,特别是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过渡是如何发生的,海岱地区龙山文化人群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作为中国最早国家级社会的二里头文化人群的遗传来源等关键问题,都缺乏直接的研究证据。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理解中华早期文明演化和中华民族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从海岱地区的丁公和城子崖等遗址搜集和测序了13个古人样本的基因组,从中原河南地区的瓦店、余庄和王城岗等遗址获得18个古人样本的基因组数据,这些样本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期到铁器时代。研究发现中原和海岱地区史前时期存在复杂的人群互动关系,龙山文化时期两地均呈现出显著的遗传多样性,而青铜时代中原人群对周边地区有着重要的遗传影响。
研究发现,在龙山文化时期,海岱地区的人群有着三种不同的遗传组成:丁公遗址的大多数样本保持了当地大汶口文化人群的遗传特征,并混入了约20%的东亚南方人群基因。这一遗传组成与考古学观察到的龙山文化时期稻作农业显著增加相吻合,表明农业形态的变化可能与南方人群迁入和文化交流有关。丁公遗址有少数样本有着不同的遗传组成,比如有两个样本完全继承了当地大汶口文化人群的遗传成分,一个样本则显示出纯粹的仰韶文化相关的遗传成分。城子崖遗址岳石文化时期样本和周代样本,以及丁公遗址汉代的样本,均显示出与中原地区瓦店、平粮台和郝家台等遗址龙山文化晚期人群一致的遗传特征,反映出中原地区人群的向外扩张对海岱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原地区,研究团队同样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的人群遗传结构存在差异。余庄遗址是目前中原地区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聚落,出土的红陶杯、彩陶等器物显示出与江汉地区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联系,而蛋壳陶和随葬獐牙则体现了与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的关联。余庄遗址人群与仰韶文化人群具有完全一致的遗传组成,而瓦店遗址的人群则由约90%的仰韶文化相关遗传成分和约10%的东亚南方人群遗传成分构成,这表明文化的转变并不一定伴随着人群的混合。到了青铜时代早期,以王城岗遗址为代表的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人群保持了与瓦店、平粮台和郝家台遗址龙山文化晚期人群一致的遗传特征,显示出该地区人群构成的稳定性,这一发现对理解中国最早的国家级社会——二里头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海岱地区,青铜时代人群则主要继承了中原龙山文化人群的遗传特征,表明中原人群向外扩张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__local/F/42/3E/40F527E44386F0D4BCE2B1AE7DD_FAA72043_238D53.png?e=.png)
这项研究从基因组学角度系统揭示了中国早期文明核心区域——中原与海岱地区史前人群的互动历程,为理解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依据。研究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研究)和夏文化研究·夷夏族属的生物考古研究项目等资助。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12472500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