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王昌燧教授做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为师生们做了题为“蓬勃发展的科技考古学”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马清林教授主持,文化遗产研究院部分师生参加。
王教授的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科技考古学的简介和科技考古学的研究现状。第一部分讲述了科技考古学的定义、研究方法、考古学与科技考古学之间的关系等;第二部分讲述了考古年代学、陶瓷考古学、冶金考古学、玉器考古学、生物考古学、农业考古学等方面的进展。王教授指出,科技考古学就是利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古代实物遗存的分析,获取其包含的“潜”信息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古代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他将考古学要解决的问题比作一个多解方程,考古资料作为边界条件代入方程,利用科技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得到唯一解。对于考古学诞生的标志、科技与考古学之间的关系,王教授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与见解,给同学们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
接着,王教授着重介绍了陶瓷考古学和冶金考古学。他首先解读了陶瓷的概念、原始瓷产地的再研究、青瓷和白瓷起源问题,进而讲述了欧亚大陆冶金起源、姜寨黄铜片研究、青铜铸造工艺与陶器制作工艺的关系、泥芯分析和植硅体分析、铅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与铜器产源研究等内容。在玉器考古学、生物考古学和农业考古学等研究方面,着重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古玉受沁机制、古玉制作工艺和玉料来源探索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采用Micro-CT、覆膜法、三维图像重建、多光谱成像、图像处理等方法,发现了五大玉料的亚微结构。
王教授告诫同学们,要尊重权威,尊重前辈,但是不能迷信盲从,要有自己的思考。讲座最后,针对同学们的提问,王教授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同学们受益匪浅。王教授学术严谨认真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值得每一位同学学习。
11日下午,王昌燧教授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部分老师就科技考古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陈雪香教授主持。文化遗产研究院老师向王昌燧教授简单介绍了研究院的师资力量、现有的科技考古研究方向和实验室等。王昌燧教授充分肯定了山东大学科技考古和考古学已有的研究工作,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积极建议。(图/王晓静文/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