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学术交流 >> 学术讲座 >> 正文
讲座回顾丨庄奕杰:环境变迁与良渚文化的兴衰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30日 11:06    作者:    点击:[]

2020年8月23日上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长风论坛(鳌山021期)之“环境变迁与良渚文化的兴衰”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庄奕杰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靳桂云老师主持此次讲座。

庄老师的讲座是其与北京大学和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者最新研究的初步成果,主要是利用已经发表和新调查的第一手环境考古证据,讨论全新世中晚期海平面上升及其所带来的环境与生态变化对良渚古城兴衰的影响,讲座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从良渚之前、使用时期和后良渚时期几个时间段来讨论环境与良渚文化发展历程的互动。庄老师认为,首先是相对稳定的海平面为良渚古城等中心聚落的快速兴起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而在良渚文化的衰落时期,目前已经发现了全新世晚期的洪水层堆积,庄老师等在此基础上复原了这次洪水事件的时代和过程并讨论了它的影响,但是庄老师强调,不能简单地将洪水事件与良渚古城和良渚文化的衰落直接对应,而是要充分考虑良渚文化复杂的环境和文化因素。

在“良渚文化之前的主要堆积过程”部分,庄老师首先介绍了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和兴衰的历程,以及良渚古城的相关发现,指出良渚文化是全新世晚期环境事件对古文化影响的典型例子,值得深入探讨。全新世时期,长江下游地貌与环境变化的最主要动因是海平面升降,其中前半段上升较快,随后上升速率减缓,7000-6000年前海平面达到相对海平面最高值。具体到长江三角洲地区,距今7000年左右,随着沙堤和贝壳堤的形成,变长江两岸成了潮滩,随着地壳下沉,沿江平原形成,在海水作用下,太湖东部形成了由黄色粘土组成的高台平原,并由于河流作用,又呈丘陵状起伏,垄岗与洼地间形成了内陆湖沼。到了距今6000年左右,出现了比现在略高的高海面,此时,由于海面上升的速度超过了泥沙沉积的速率,海岸线逐步后退,使得大面积的滨海平原被侵蚀,内陆变成了滨海。

庄老师介绍到,他们的合作团队共对良渚古城周围和杭嘉湖平原的数十处地点的剖面进行了观察和采样,并进行了相关沉积物分析。观察和检测结果表明,距今6000年之后,在海侵、高水位大背景下,良渚周边地区的地貌发育过程也显示出内部差异,一种是黄粉土堆积,如在良渚古城东北的塘栖地点,就存在厚达6米的黄粉土堆积,其中可见清晰的水平层理和铁锰结核,反映了洪水堆积的季节性。粒度分析也反映出这是在滨海平原中的湖沼相堆积,可能受到海水的影响。另外一种堆积是青灰色粘土堆积,如在良渚古城西城墙、水坝南边等地点,直接叠压于黄粉土堆积之上,光释光测年为距今6000到5000年,代表了洼地长期积水的情况,代表了沼泽湿地景观。此外,在局部地区,还存在一种潮滩相的堆积。

总体而言,在良渚文化之前,全新世中期,虽然造陆运动快速,海平面趋于平稳,但是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在地貌上还是处于不稳定状态,从崧泽文化晚期开始,海平面降低了上升趋势,为良渚文化的兴起提供了窗口期。

在“环境与良渚文化的兴起”部分,庄老师认为可以从地貌、资源、水、土壤等方面探讨良渚文化兴起时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地貌上,全新世中期形成的浅黄色粉砂土堆积在海侵减弱后,形成了低矮台地,成为了良渚人的活动面,在多地发现有良渚文化堆积直接叠压于其上,但是仍然有季节性洪水的影响。在这个时期的大部分地区,还是以湖沼湿地景观为主,为了改造湿地景观,良渚人在秋冬季节,利用沼泽地的泥和茅荻、竹条做成草包泥或者草裹泥进行堆土垫高、河岸修整和水坝建设,良渚人还利用垫石技术增强城墙、宫殿和水坝的稳定性、减少地基沉降、加快施工速度,地质调查发现良渚古城城墙所使用的石头主要来自于良渚古城北部和西北部山地,有着精确的计算和运输过程。此外良渚人还使用大量竹木构建筑修建人工堤岸和码头,便于利用水资源和交通。良渚古城所使用的石头和土方量巨大,用工量非常高,耗费时间长,体现了良渚人对居住地周围湿地景观的改造。另外一项重大工程是水利系统。良渚水利系统包括山前长堤、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大部分高坝和低坝使用青淤泥堆筑,外部包裹黄土,部分地点挖有基槽,增强了稳固性。在岗公岭坝体内堆积的取样结果显示,堆积分为4—5层,从200cm深度左右开始,水文和沉积动力状况较为稳定,但是不同堆积的具体测年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良渚古城的水坝功能,目前学界推测高低坝系统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蓄水区,能够发挥防洪、运输的功能。此外,良渚古城内部还存在大量人工水道,形成了复杂的水上交通网络,良渚人在开挖河道时,将土做成土裹泥以稳固堤岸,又从山边运来黄土堆成居住台地。

最新的年代学研究成果表明,水坝系统建设于3100—2850BC左右,与莫角山同时,城墙建设于2850—2600BC,水坝系统可能在2600BC不再维护。良渚遗址的使用年代,大约是3350—2300BC。学界估计,良渚古城高峰时期人口大约为2.2—3.4万人,年消费粮食约4000吨,本地的粮食产量无法满足需求,必须需要外部的输入,以茅山遗址为例,若要保障良渚古城的粮食消耗,需要3000以上个茅山遗址这样的基本生产单位,目前发现的良渚文化遗址显然还不全面。良渚文化的水稻生产与耕作环境密切相关,产量稳定的水稻土的形成需要适宜的土壤和水文气候条件,全新世中期洪水沉积所形成的水稻土,经过耕作改良后肥力较高。以茅山遗址为例,庄老师通过土壤微形态分析,分析了茅山遗址水稻田存在的用火、水管理和土壤改良等相关活动,可能存在为了改良土壤,古人特意在土中掺杂了黑色、烧过的土壤块,这可以作为判定稻田土的一个特征之一。此外,土壤中的铁质粘土胶膜、粘土集中的团粒的存在,证明了灌溉行为的存在,类似于鳝血(一种有机质络合物,在淹水季节形成,落干后出现)的存在,能够证明土壤排水状况良好、有机质含量高并得到更新补充。还有一种水稻土,是在古泥沼基础上形成的,以田螺山遗址水稻土为例,有机质不易分解,相对粘重。

在“环境变化与良渚文化的衰落”部分,庄老师认为环境对文化的衰落有重要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在良渚文化晚期,良渚古城内很多河道被垃圾填埋,形成了居住区,例如钟家港河道经历了几次垃圾堆积、疏浚,最终彻底废弃。河道的废弃导致库容量急剧减少,许多废弃河道堆积的最上层都有暴雨或者短时洪水带来的粗砂层,这种情况在良渚晚期是普遍存在的。至于良渚文化是否存在大规模毁林,根据不同地点的孢粉研究结果,目前学界还有争议,但是良渚古城内的孢粉分析表明,乔木花粉显著减少、禾本科花粉明显增加,暗示了农业活动对植被的影响,也有可能是其他人类活动(如建设伐木)对植被产生的影响。孢粉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在不同地点有不同的表现,但是植被的变化可以直接改变周围的沉积过程。

庄老师认为良渚晚期的大规模洪水是造成区域文化演变的重要外因,杭嘉湖到宁绍平原,普遍有一层厚约1米的洪水堆积层,即黄色粉砂土(黄粉土),但是在茅山遗址及其周围,良渚晚期文化层与黄粉土堆积之间有3—5cm的泥炭层,表明当时水位已经到达并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河流水位上升是导致地下水上升的主要原因,而海平面的波动会引起河流水位的上升。良渚古城周围目前还没有发现泥炭层,在一些地点,良渚文化层上叠压有青粉层,而这种青灰色是由于长期沤水而形成的。在良渚文化分布区的大部分地点,黄粉土堆积多分成极细的水平层理,这正是洪水数百次泛滥的沉积物。总之,距今4000—3500年间,良渚文化区域内水位的抬升和河道的淤积填埋,使得季节性洪水和潮涌共同作用于平原甚至低台地上,形成了良渚文化晚期之后的洪水堆积。但是根据Sr-Nd同位素分析表明,黄粉土与杭州湾、长江口、东海的样品同位素较为接近,在茅山遗址黄粉土中发现的半咸硅藻也表明黄粉土来自于杭州湾。

目前古城内考古发现表明良渚最晚期遗存可能同钱山漾文化(4400-4200BP)共存,因此良渚文化如何延续及古城最后‘废弃’的年代还不清楚。因此庄老师提醒,经济、文化的内部变迁如何与环境的变化来对应,需要谨慎和进一步的思考,需要对不同社会阶层、中心遗址和其他遗址、不同区域的文化共同体是如何面对普遍的环境变化进行综合研究。

讲座开始前,靳老师向听众介绍了庄老师在环境考古、科技考古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及庄老师与山大考古的长期合作关系,对庄老师此次讲座表示热烈欢迎。讲座最后,庄老师对参会师生提出的“海平面变化”、“水坝的功用”、“黄粉土的分布范围和来源”、“海水运动规律”等问题一一耐心解答,并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热烈而友好的讨论。随后,靳老师对讲座进行简要总结,并代表听讲师生对庄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本次讲座采用腾讯会议在线形式,吸引了山东大学考古文博专业的师生以及全国各地考古文博单位的同仁约300人参加,取得了较好的文化传播效果。(文/孔凡一)

上一条:讲座回顾 | 焦天龙:人群移动与考古学文化的变迁——以南岛语族的扩散为例 下一条:讲座回顾丨白云翔:环黄海之路与中日韩的古代交流

关闭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