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学术交流 >> 学术讲座 >> 正文
讲座回顾丨Wiebke Kirleis:特里皮里亚超大遗址环境考古研究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9日 08:44    作者:    点击:[]

12月1日,德国基尔大学史前和原史考古研究院的Kirleis教授,在线上为师生们带来一场题为“特里皮里亚超大遗址环境考古研究(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of Trypillia Megasites)”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靳桂云教授主持。

特里皮里亚文化是欧洲东部铜石并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这一文化出现了超大聚落(>1万居民),被称为特里皮里亚现象(Trypillia phenomenon)。这些超大聚落的面积以及人口都远远超过欧洲其他区域同时期聚落。乌克兰中部同时期存在数个特里皮里亚文化的大型聚落,本次讲座介绍的是对Maidanetske遗址的环境考古研究。

图1 Maidanetske遗址复原图,来自《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a Trypillian mega-site in Central Ukraine》封面

对Maidanetske遗址的地磁勘察复原了大部分房址的位置,通过探沟发掘方法获得了测年材料,建立了遗址的年代序列。遗址的使用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公元前3800至3700年遗址发展到了最大的规模,大约有1500余座房屋(图2)。Maidanetske遗址的居民众多,对周围的环境的利用处于一种非常高强度的状态。

图2 Maidanetske遗址不同阶段的房屋数量(Dal Corso et al. 2019)

Maidanetske遗址的研究属于基尔大学 “转型的尺度:史前与原史社会人与自然关系(Scales of transformation, human-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 in prehistory and Archaic societies)”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的目的是研究欧洲早期社会变革。对于史前和原史时期,我们将“转型”定义为社会内部持久而重大的变化,由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社会环境因素引发(图3)。这一研究项目的目的在于重建环境和社会变化的机制,研究区域包含了欧洲大部分地区,时间跨度上从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100年。

图3稳定(stability)、转型(transformation)和崩溃(collapse)的概念。(Müller and Kirleis. 2019)

Maidanetske遗址的发展模式是由周边小聚落集中形成大聚落,这种人口快速集中的模式是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但不是唯一的。社会凝聚、紧张和冲突在转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聚落的聚集和解体在不断发生。大量人口的聚集可能会形成一个集权的政治机构,但是由于大多数人被切断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从而引起社会崩溃。对于特里皮里亚遗址的变迁,意识形态、定居模式、生业经济和环境因素中,哪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特里皮里亚超大遗址,出现在欧洲东部森林与草原过渡地带。这里既有开阔的草原也有林地,地学考古专家通过对Maidanetske遗址剖面研究发现,在遗址建立初期可能是在林地环境,随着时间推移人口增多,林地减少而草原面积增加。同时,在地学考古研究中还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蚯蚓在人类栖息地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土壤质量(图4)。

图4 Maidanetske遗址的地学考古研究(S. Dreibrodt et al. 2022)

研究团队通过浮选获得的炭化植物材料(图5)发现,针茅属(Stipa)植物在遗址占用时期具有很高的比例,可能代表了对周围环境进行开发,造成草原面积的扩大。针茅属遗存都是炭化的,可能是居民用火清理土地作为耕地或者放牧,有意识的对草地进行了管理,因为针茅属对人和动物有害。遗址木炭记录中以白蜡(Fraxinus)为主。白蜡生长迅速,树干笔直,树叶适合作为饲料,是非常好的可利用树木。遗址不同阶段的记录显示,白蜡比例在三、四阶段有所下降,而橡树的比例上升,但这也可能是因为第四阶段的木炭数量较少。通过对遗址建筑的研究发现,遗址利用的木材多数集中在直径5cm左右。遗址居民对树木的利用有一定的选择,也可能对树木进行人为修剪(coppicing)。

图5 Maidanetske遗址不同探沟木炭比例(Dal Corso et al. 2019)

通过对遗址周围植被进行模糊景观建模,构建了三种条件下遗址周围的植物景观(图6)。即使是在最干燥条件下,人口顶峰的第三阶段仍然可以获得足够利用的建筑材料和燃料,也没有观察到土壤侵蚀和退化。第三阶段木炭中橡树和榆树的增加,可能是因木材消耗增加而使居民收集木材范围变得更大。动物牵引木橇的出现为特里皮里亚超大遗址生活带来了便利,在遗址中发现的木橇陶模型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

图6 Maidanetske遗址附近植被的模糊景观建模(Dal Corso et al. 2019)

来自遗址不同沉积物的植硅体证据表明,Maidanetske遗址应该是永久性农业聚落。C3谷物的植硅体在房址、灰坑、墙泥等样品中都有显示,其中墙泥样品中谷物花序植硅体含量占到10-60%,在墙泥中也发现了谷壳印痕。谷壳在灰坑中有发现,但是很少出现在房屋中,说明谷物处理是在别处进行。

研究团队对特里皮里亚的许多遗址开展了浮选工作,采样聚焦于与房址相关的灰坑。浮选结果显示灰坑具有更多地炭化植物遗存,炭化作物种子和副产品遗存也较多的出现在灰坑中。植物炭化遗存中比例较大的是豆科、谷物、谷物副产品、采集植物和针茅属。采集的野生植物占较大比例。谷物中小麦占60%,大麦占20%。但是副产品主要为小麦穗轴,很少见到大麦的穗轴,大麦和小麦的脱壳处理可能在不同的地点。Maidanetske遗址的植物遗存主要集中于人口最多的第三阶段。

对特里皮里亚文化三个不同区域植物遗存进行对比(图7),自东向西,大麦的比例逐渐升高,显示出西部地区与多瑙河下游文化的交流。同时,三个区域农作物中二粒小麦都占有主导地位,可能是因为二粒小麦产量较高。稳定同位素的证据显示,小麦和大麦可能都进行施肥,一粒小麦比二粒小麦具有更高的δ15N值,可能投入了比较多的肥料。

图7 特里皮里亚文化C1(晚期1段)阶段遗址分布(Müller and Rassmann 2016)

动物同位素的证据(图8)显示,猪和一部分牛具有较高的δ15N值,可能是圈养或者集约化的放牧,可能吃了作物副产品。另一部分牛和山羊具有较低的δ15N值和δ13C值,可能是采取了粗放式的管理。

图8 Maidanetske遗址动物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Makarewicz et al. 2022)

综合以上研究,说明复杂的农业支撑着特里皮里亚超大遗址的可持续发展。作物种植选择了水文条件良好的肥沃土地,同位素显示作物没有干旱的情况。集约化的农业、集约-粗放二元的畜牧业、草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林地管理组成了特里皮里亚文化的生业经济。大型遗址的衰落并不是由于环境变化引起,而是社会和政治驱动引起。

最后靳老师邀请基尔大学博士后安静平对Kirleis教授讲述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Kirleis教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靳老师感谢了Kirleis教授所做的报告,期待Kirleis教授最新研究成果的发表。

相关参考文献:

1.Dal Corso M , Out W A , Ohlrau R , et al., 2018. Where are the cereals? Contribution of phytolith analysis to the study of subsistence economy at the Trypillia site Maidanetske (ca. 3900-3650 BCE), central Ukraine[J].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 157(OCT.):137-148.

2.Dal Corso, M., Hamer, W., Hofmann, R., et al., 2019. Modelling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at the Chalcolithic Tripolye mega-site of Maidanetske (Ukraine): Wood demand and availability. The Holocene 29 (10), 1622–1636.

3.Dreibrodt S , Hofmann R , MD Corso, et al.,2022. Earthworms, Darwin and prehistoric agriculture-Chernozem genesis reconsidered[J]. Geoderma, 409:115607-.

4. Makarewicz, C., Hofmann, R., Videiko, M., & Müller, J., 2022. Community negotiation and pasture partitioning at the Trypillia settlement of Maidanetske. Antiquity, 96(388), 831-847. doi:10.15184/aqy.2022.32

5.Müller, J., Rassmann, K., Videiko, M. (Eds.), 2016. Trypillia Mega-sites and European Prehistory: 4100–3400 BCE. Themes in Contemporary Archaeology, vol. 2 Routledge, New York

6.Müller, J., & Kirleis, W. 2019. The concept of socio-environmental transformations in prehistoric and archaic societies in the Holocen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The Holocene, 29(10), 1517–1530.

7.Ohlrau, R., 2020. Maidanets’ke.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a Trypillian mega-site in Central Ukraine. Sidestone Press, Leiden

8.Pickartz, N. , Hofmann, R. , Dreibrodt, S. , et al . 2019. Deciphering archeological contexts from the magnetic map: determination of daub distribution and mass of chalcolithic house remains. The Holocene, 29(10), 1637-1652.

【作者:毕晓光 审核:靳桂云 责任编辑:孙士美】

上一条:讲座回顾丨蔡彦:生产分工在帕劳早期酋邦社会复杂化进程的作用 下一条:讲座回顾丨蔡彦:生产分工在帕劳早期酋邦社会复杂化进程的作用

关闭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