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学术交流 >> 学术讲座 >> 正文
讲座回顾丨考古重建丁谷窟寺:近年来吐峪沟石窟考古发现与研究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17:05    作者:    点击:[]

11月30日上午,“长风论坛”鳌山系列讲座086期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628会议室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窟寺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夏立栋先生作题为《考古重建丁谷窟寺:近年来吐峪沟石窟考古发现与研究发展》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继习副研究员主持。

讲座伊始,夏立栋老师介绍了近年来吐峪沟石窟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并就高昌地区与西域佛教遗址体系的空间关系以及吐峪沟石窟在高昌石窟寺群中的标尺性作用作了简明概括:高昌地区是塔里木盆地南、北缘佛教与中原北方地区佛教体系交汇融合的节点地区;而吐峪沟石窟作为高昌石窟寺群中开凿时间最早、年代跨度涵盖整个高昌佛教史、营建规模最大、洞窟类型最为齐全的石窟寺遗址群,对于整个吐鲁番盆地石窟寺遗址群的年代标尺和时空框架的建立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吐峪沟石窟寺遗址

一、建立吐峪沟佛教寺院遗址群的时空框架体系

吐峪沟石窟遗址历经五世纪的高昌郡至高昌国、麴氏高昌国、唐西州以至西州回鹘时期,是经过不同时期多次重修改建工程、最终形成的9处佛教石窟寺院遗址群。这一较长的时间范围内,无论是丁谷寺名称的演变,还是其空间范围、形制布局均存在一个动态的历时性的发展过程。

西部中区高台石窟寺遗址

为了构建吐峪沟石窟遗址时空框架,夏立栋老师采用新颖的角度,通过分析斩山崖面区段之间的打破、避让关系,明确了寺院营建次第,同时结合现有材料特征的变化情况,得出了吐峪沟石窟遗址的分期结论。

斩山崖面区段是指在营造一组洞窟时斩切同一段山体崖面的行为,在营造石窟寺时需要按照既定的洞窟组合或单体洞窟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斩山活动,因而这一活动通常和洞窟的营造具有共时性。斩山崖面的引入,使我们的视角并不仅限于石窟寺的现存状态,而是拓展至其修造营建的整个过程之中。在此基础上,夏老师就洞窟施工过程中刻划的连续横向凹槽、斩山崖面与洞窟组合及单体洞窟的对应关系和斩山崖面的相对年代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同时,对东、西石窟寺营造次第的研究明确了对石窟寺的扩建和土坯洞窟的营造对于原有的功能结构、功能分区所造成的巨大影响。

二、“高昌样式”的成立与“凉州模式”的西进

宿白先生所提出的“凉州模式”,是指河西地区十六国北朝早期以武威天梯山、酒泉文殊山等为代表的石窟寺所呈现出的较为统一的营建规划的理念。这一模式对高昌地区的石窟营建也产生了主流性影响,使之形成了独特的“高昌样式”,高昌样式的创立显现出西域至凉州石窟框架体系的多元构成及东、西方不同谱系石窟群之间的互动关联。夏立栋老师主要从石窟空间营造规划理念的角度讨论“高昌样式”的成立问题。

塔庙窟。以K18为例,该窟既见有龟兹系统常见的主室+甬道的形制,又出现凉州系统以汉式仿地面砖木结构佛塔为中心的形制;造像配设则表现出凉州“七佛+十方诸佛”的造像题材和龟兹“大立佛”题材相融合的思想。

主尊像(K18窟一佛二菩萨说法图)

胁侍菩萨像(K18窟一佛二菩萨说法图)

佛殿窟。以沟东区北部K50为例,洞窟平面呈方形,上为穹窿顶,中部凿方形佛坛,这一形制流行于龟兹地区,是龟兹系统常见的洞窟形制;窟内壁画方面,不仅三壁绘制有河西地区流行的三世十方诸佛图像,而且见有龟兹地区流行的在主室门道上方绘制弥勒菩萨兜率天宫说法图的做法,充分展现出龟兹洞窟形制和凉州造像题材重组创制的多元构成格局。

僧坊窟。高昌地区的僧坊窟主室内见有高度程式化的禅观图像。夏立栋老师就其七重行树观、本生故事、不净观和净观等禅观图像以及观想顺序进行简述,并结合前人研究,提出第30、31和32洞窟应视为组合,共同呈现出麴氏高昌国时期高昌本土流行的独立于其他地区的成套禅法体系。

三、新现丁谷窟寺摩尼教团史迹

在最新的发掘过程中,吐峪沟西区中部第66窟内发现有摩尼教文书,为东天山地带摩尼教团、教区的分布与组织网络体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四、西州回鹘佛教遗址研究的新进展

西州回鹘自摩尼教改奉佛教为国教,在约四百年的时间内修造了大量佛教相关遗迹,西州回鹘时期的石窟寺院由地面建筑和礼忏性洞窟群两部分组成,形成了明确的功能分区。依山逐层而建的地面建筑主要供僧团日常起居、坐禅修法使用;而地面建筑附近崖面上开凿的洞窟群则为供养礼忏而用,二者距离相近、关系紧密,共同组合成一处大型寺院。

西区中部高台发现有一批西州回鹘时期的塔庙窟(西区中部高台石窟寺第18窟等),形制上十分接近龟兹样式,但每一座壁画的风格、题材均不一致,并且出现有千手眼大悲、团花纹样等属于汉地系统的题材风格。这一形制的出现和11世纪下半叶喀喇汗王朝的东进,导致龟兹民众向东流亡至吐鲁番盆地的历史背景有关。尽管伴随着大量龟兹工匠、画师的迁入,秉持大乘传统的高昌地区并没有接纳龟兹小乘佛教的传入,最终导致形制和题材风格割裂的洞窟样式的出现。

五、石窟寺管理运作与寺院僧众日常生活

在十余年的发掘过程中,吐峪沟石窟遗址出土了大量文书,以汉文和回鹘文为主,内容以佛经写本为主,还包括寺院行政文书和世俗文书。对于佛经对译、北斗信仰在高昌地区的传播、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及结夏安居所反映出的城内佛寺与石窟寺内在的管理运作体系的研究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回鹘文、汉文题记

佛经写本(正面为汉文誊写《妙法莲华经》,背面为粟特文、婆罗谜文唐不空译《金刚顶经》)

讲座最后,夏老师就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作了详尽精彩的答复。高继习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夏立栋老师从时代框架、民族迁徙、寺院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宗教内以及宗教间的演变交流和供养人变更等多个方面,揭示了吐峪沟石窟乃至高昌地区的石窟寺群的发展过程。他对吐峪沟石窟的研究重视理论方法、强调区域社会研究的做法尤其值得学习。

最后,高继习老师代表全体参会师生对此次精彩充实的讲座表达了真挚的感谢。

【作者:文/董如珣 图/岑欣然 审核:高继习 编辑:孙士美】

上一条:讲座回顾|徐龙国:汉长安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下一条:讲座回顾丨​涂栋栋:中国北方与南黎凡特地区农业和定居生活起源的比较研究

关闭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