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人员
实验室成员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人员 >> 实验室成员 >> 正文
韩若冰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2日 23:10    作者:    点击:[]

韩若冰

职称: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1988年1月

联络方式:hanruobing@sdu.edu.cn

学习与工作简历:

2006年-2010年,山东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士。

2010年-2012年,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硕博连读。

2011年-2012年,日本国日本大学,新闻传播,校际交流。

2012年-2017年,荷兰莱顿大学,区域研究,博士。

2017年至今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动漫产业与动漫角色经济、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数字经济视阈下中国动漫角色商品化研究”。

2.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青年学者重点培养计划研究专项),“动漫角色经济业态的培育与发展研究”。

出版著作:

专著《日本动漫角色与角色消费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

中文论文:

1.《日本战后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习俗的解构与守成——兼论长谷川町子漫画角色的草根性》,《民俗研究》,2018年第4期。1/1

2.《数字文化创意与动漫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1

3.《后现代消费文化与日本角色消费模式的建构》,《东岳论丛》,2015年第1期。1/1

4.《论日本“轻小说”的发展及社会影响》,《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1/1

5.《动漫•角色•符号:日本当代都市民俗的意义表达》,《民俗研究》,2013年第2期。1/1

6.《日本角色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东岳论丛》,2014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11期的“论点摘编”栏目对该论文摘要予以刊登。1/1

7.《日本“动画御宅”对动画产业发展的影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报》,2013第1期。1/1

8.《日本“御宅族”的行为方式及其消费特征》,《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1/2

9.《论日本动漫的肇始与初创》,《东岳论丛》,2011年第6期。1/2

10.《日本民间阿波舞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民俗研究》,2011年第4期。2/2

11.《日本民间童话故事“桃太郎”的文化解读》,《民俗研究》,2008年第3期。1/1

12.《日本动漫文化的草根性特点》,《民俗研究》,2007年第4期。1/1

13.《论日本角色市场营销策略的实践与创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6期。1/1

14.《日本动漫角色扮演及其商业开发》,《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1/1

15.《从“沙石集”看日本民间法律》,《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1

16.《文学是认知一个民族的窗口》,《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6月第3期。1/1

17.《日本当代动画产业的发展趋势》,《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2月第1期。1/1

18.《略论日本动画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启示》,《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11月第6期。1/1

19.《日本动漫于日语学习的意义》,《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第6期。1/1

日文期刊论文:

1.《中国動漫キャラクターの法的保護の事例分析》(《中国动漫角色的司法保护之案例分析》),《东亚经济研究》2013年1月,第71卷第2号(通卷第227号),第67-77页。主编日本山口大学东亚经济学会。1/2

2.《中国におけるアニメ—ション產業政策の形成と展望》(《中国现代动画产业政策的形成与展望》),《东亚经济研究》2014年1月,第72卷第1-2号(通卷228号),第41-51页。主编日本山口大学东亚经济学会。1/2

国际会议英文论文:

1.“The Diffusion and Impact of Japanese Manga, Anime Character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Green Dam Girl Character in China”(《全球化语境下日本动漫角色的传播与影响—以中国的绿坝娘为例》),第六届新一代与全球化语境学术研讨会,2014年1月,日本京都。

2.“Commodification of Childhood: Anime and Manga Characters and the Rise of the Children Consumers in the Postwar Japan”(《童年的商品化:战后日本的动漫角色与儿童消费者的崛起》),第22届世界历史科学大会,2015年8月,山东济南。

获奖:

1.山东省第三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2017年。

2.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2013年。

上一条:唐建军 下一条:韩英

关闭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