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研究进展丨大汶口文化时期瓮棺葬出土人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5日 17:26    作者:    点击:[]

近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环境与生业考古团队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steoarchaeology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Postmortem treatment of preterm infants at the Gangshang site during the Late Neolithic period, Shandong Province, China”(中国山东新石器时代晚期岗上遗址早产儿的死后处理情况)。论文第一作者为文化遗产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杨张翘楚,通讯作者为文化遗产研究院赵永生副教授,参与本项研究的合作单位包括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以色列海法大学。

本项研究的材料为山东省滕州市岗上遗址大汶口文化时期瓮棺葬内埋葬的三例未成年个体。瓮棺葬在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海岱地区广泛分布,岗上遗址的三座瓮棺葬(W4、W6、W7)埋葬地点靠近与之同时期的房址(图1),且皆以倒置的鼎作为葬具。根据人骨保存较好的W6可见,该三例个体被埋葬时应为蜷缩状(图2)。

图1 W4、W6、W7在岗上遗址的分布情况

图2 岗上遗址瓮棺葬发掘情况

综合三例个体颅骨及肢骨的测量数据,判断其胎龄分别为22-26周、24-28周、22-26周。使用回归方程将各肢骨测量数据带入计算,三例个体的胎龄分别为26.6周、27.6周、25.9周,与仅通过测量得到的年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研究团队使用牛津组织学指数(Oxford Histological Index),对三例个体下肢骨骼的Micro-CT影像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级,确认骨骼样本未受到细菌生物侵蚀,并推测该三例个体未被养育,应为死产或出生后很快死亡(图3)。

图3 三例个体骨骼保存情况及W4、W6个体下肢骨骼Micro-CT扫描结果

通过年龄鉴定及Micro-CT扫描,本项研究证明了在温带气候下岗上遗址所处的埋藏环境中,可以依据骨骼受到细菌生物侵蚀的情况判断胎儿或婴儿死前是否被养育。同时,研究团队认为,岗上遗址发现倒置鼎形式的瓮棺葬,应属自北辛文化时期以来海岱地区较为独特的瓮棺葬形式,可能用以埋葬死产胎儿。瓮棺葬分布于同时期的房址周边,不仅表现出岗上遗址先民对死亡胎儿的珍爱与重视,也体现出大汶口文化先民面对常见的儿童夭折现象形成的独特生死观。

本项研究通过对人骨的分析,结合考古发掘中获得的信息,反映了岗上遗址大汶口文化先民对胎儿个体死后的态度,复原了古代居民对未成年个体死后对待方式的一角。研究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使用科技手段来解决考古学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将人骨考古的多种研究手段相结合以此获取更多信息,为重建古代社会、复原古代居民生活及行为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证据。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steoarchaeology(国际骨学考古杂志)为生物考古学国际权威期刊(SSCI和A&HCI双检索),该刊2021年影响因子/JCR分区:1.361/Q2。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02/oa.3214

【作者:杨张翘楚 审核:赵永生 编辑:孙士美】

上一条:研究进展丨炭化条件下五谷形态变化的实验考古研究 下一条:马清林教授团队翻译《文化遗产风险管理指南》

关闭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