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东亚人类演化视角下考古学、古人类学和年代学学术研讨会在青岛校区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宁师范大学、广西自然博物馆、山东大学、法国巴黎西岱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和美国夏威夷大学的近30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王伟教授主持。
法国巴黎西岱大学Anne-Marie Bacon博士作了题为《从喀斯特哺乳动物群到生态系统:优势和制约因素》(From karstic mammalian assemblages to ecosystems: A brief review of advantages and constraints)的报告。该报告以东南亚洞穴研究为例,探讨了物种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在重建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的作用。
法国波尔多大学Clément Zanolli博士以《更新世东亚人类的多样性》(Hominin diversity in eastern Asia during the Pleistocene)为题,系统总结了东亚早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发现的人类化石和已发表的形态学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明,在东亚更新世,先后出现了多种古人类,例如直立人、弗洛里斯人、吕宋人、丹尼索瓦人和现代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陈逸迎的报告题目为《周口店5号头骨的特征》(Traits on the cranium of Zhoukoudian V)。通过整体观察、体视显微镜、高精度CT扫描等方法,可以发现该头骨表面有风化、擦伤、破裂、变色等现象。此外,在该头骨上还观察到咬痕、创伤、病变和一些特殊痕迹。报告最后讨论了周口店5号头骨上的痕迹成因。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姚艳燕的报告题目为《中国南方洞穴化石埋藏学的实验研究》(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aphonomy of cave fossils in southern China)。通过豪猪啃咬猪、牛、羊头骨的实验,该报告探讨了豪猪在洞穴化石堆积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发现豪猪会成群拖动一个完整的头骨进入巢穴,而且通常优先啃咬头骨较薄的部位。此外,该实验还观察到豪猪往往会将镶嵌在颌骨中的齿根破坏,导致牙齿从颌骨上脱落,并留下与洞穴化石上相似的咬痕。因此,除了水流作用之外,豪猪的搬运也是洞穴化石的重要来源。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林婧璇作了题为《许昌人、许家窑人颅骨骨壁厚度研究》(Cranial vault thickness in Xuchang and Xujiayao)的报告。该研究选取了尼安德特人、直立人、早期现代人以及现生人群作为对照组样本,在正中矢状面上进行测量,通过统计分析,对颅骨骨壁的厚度与结构进行对比。初步结果表明,在枕骨区域,许昌人和许家窑人的颅骨比尼安德特人和智人都厚,但仍在现生人群变异的范围内,而尼安德特人则较智人更薄。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戴艺琦作了题为《晚更新世人类向华南迁徙的生态交错带走廊:通往南方的南岭路线》(Ecotone corridors for Late Pleistocene human migration into Southern China-Nanling Path to the South)的报告。该研究通过石笋碳同位素重建了晚更新世南岭西段的植被变化。结合石器、哺乳动物以及现代人化石等证据推测该时期的南岭西部的植被退化可能影响了北方人群扩散至南方地区。
此次研讨会涉及古人类学、古动物学、埋藏学、古环境重建等与东亚人类演化密切相关的多个学科,与会人员对各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共聚一堂,交流观点,思维碰撞,延续文化遗产研究院多学科交叉的办学研究思路。
【作者:文/张一景 图/田淳 审核:王伟 编辑:孙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