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学术交流 >> 学术讲座 >> 正文
侯马陶范技术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4日 11:13    作者:    点击:[]

11月1日至3日,侯马陶范技术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办。青岛校区党工委副书记宋作标、考古学院院长王芬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王全玉教授主持。

宋作标在致辞中介绍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相关情况及考古学科的建设发展。他表示本次会议聚焦冶金考古,着力研究中国古代冶金术的起源和技术演变与发展等重大课题,以及冶金技术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各位专家充分交流、深入探讨,积极分享陶范技术相关研究,携手为加深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的研究定基调、明方向、找路径、添动力,推动学科发展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王芬介绍了山东大学考古学科的师资队伍及平台建设情况。她表示,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加速演进,从考古发掘研究到文物保护,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文物与科技结合日渐紧密,科技对文物研究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明显。本次研讨会议主题将陶范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学术含量高,报告内容丰富,是真正的文理学科交叉的盛会。

研讨会分为主题发言和专题报告两个部分,共有24场学术报告。

主题发言环节,上海博物馆退休研究员谭德睿先生回顾了陶范研究的经历,讨论了范料中植物硅酸体与陶范性能的相关问题,结合科技分析和模拟实验探索陶范铸造的关键技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教授苏荣誉就铸铜模范材料和性能若干问题进行申论,强调了陶范的研究方向具有很大的深化空间。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讲座教授王海城介绍了东周时期的模板法铸造工艺,关注纹饰复制从公元前七世纪到西汉的历史及传播,认为模板法对艺术的最大影响体现在战国铜镜设计上。北京大学博士后苟欢、南京艺术学院讲师杨夏薇、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廉海萍、山西大学教授陈小三分别讨论了侯马陶范的原始祖模、侯马铸镜模范与“侯马风格”铜镜的分析研究、以侯马白店铸铜遗址出土的印章模与范为例分析东周时期铜印章的铸造技术、以及晋阳古城新见陶范及其相关问题。主题发言由王全玉教授主持。

专题报告环节,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等单位就近期陶范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内容涵盖陶范制作技术、范料分析,模拟实验,青铜器生产研究等多个领域,从考古学,艺术史和技术史等多角度对青铜铸造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引起积极热烈的讨论。

闭幕式环节,苏荣誉教授作会议总结,表示此次会议从各个角度讨论了模范的相关问题,极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是一次关于陶范专题研讨的学术盛宴,期待更多关于陶范相关的学术成果,并对会议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

参会期间,与会专家参观了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

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东方考古》编辑部联合主办,来自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西大学,上海博物馆,山西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17所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及学生参加了会议。

【作者:文/王聪 摄影/张晓涵、王嘉禾、冯昕阳 审核:孙强 编辑:孙士美】

上一条:讲座回顾丨来国龙:马王堆《太一祝图》与中国早期绘画研究 下一条:​讲座回顾丨重构殖民前的中美洲史——以黑曜石为镜

关闭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